前幾天在靈修的時候讀到這段經文,讓我聯想到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當時以色列人面對非常獨特的情況,經過四十年在曠野的生活,終於,要啟程踏入應許之地,除了約書亞和迦勒,六十歲以上的長者都過世了。然而,不但摩西的領導不再,即將面對的是昔日所描述如同身材高大的「偉人」、而堅固寬大的城牆依然,可想像的,以色列人的心情必定混合著興奮與憂慮。在約旦河邊等候的那三天,約書亞吩咐百姓說:

你們看見耶和華你們神的約櫃,又看見利未人抬著,就要離開所住的地方,跟著約櫃去。只是你們和約櫃相離要量二千肘,不可與約櫃相近,使你們知道所當走的路,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約書亞記三章3-4節

神的約櫃在此代表神的寶座,很明顯的,約書亞吩咐以色列人跟隨神的引領。同時,不可太靠近約櫃,代表著對神的敬畏;這樣,以色列人雖然所面對的是向來沒走過的路,卻能知道所當走的路。

如果台灣的基督徒,無論自己的政治立場如何,若能夠一致有這樣的心態,來面對我們未走過的路───「明天」,那麼相信我們所看到的會是同一個約櫃,所走的是同一條路。基督徒都了解在主裡合一的重要性,或許我們應該把「主裡合一」的理念擴大到───所有的「主裡面」。台灣的基督徒已經那麼少了,如果我們還分團契、教會、教派,然後再分政治立場,那麼,我們跟沒有基督信仰的人的區分是外在的,只是活動內容的不同,生命本質上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

為什麼同為基督徒,因著政治立場之不同,就容許彼此如此的敵視呢?那種「恨」是從哪裡出現的?或許「恨」是太強的字眼,總是認為立場不同的人「頭腦太簡單」,這樣的感受又如何被確認的?我認識許多政治立場不同的基督徒,他們的為人、靈性、成就都值得尊重,然而只要碰上政治立場,似乎所有的屬靈原則都被拋出腦外了。為什麼我們容易在政治議題上衝動?問題可能出在我們生活上的operating-circle───不知不覺中幾層過濾後所形成的圈子,相互鞏固彼此的見解,久而久之,別人無法進來,自己也出不去。不同的圈子,於是註定無法彼此了解、欣賞。在譜寫馬偕歌劇的過程中,最令我感動的就是馬偕極力打破自己侷限,想盡辦法進入當時台灣各地不同的圈子,結果不但領人信主、建立了眾多的教會,而且改變了那些人的價值觀。馬偕唯一在意的就是要傳福音給台灣人,他沒有畫地自限,反倒為主「圈」到了很多人。今天的我們都有圈子,圈內的我們拼命向外招手想引人進來,總以為圈外人不知好歹,豈不知我們的圈子為鋼筋水泥所建,大門深鎖,要進來,可真不容易。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同意,今天台灣社會的對立,歸根究底是政客與媒體惡搞的緣故。針對這點,我有一點建議:到總統大選結束以前,拒絕再看任何政論節目。約書亞沒有要以色列人去辯論是否要入應許之地,沒有船隻沒有橋樑,而想過約旦河,是否缺乏智慧?重要的是—看見耶和華的約櫃,而我可以保證政論節目的內容,不會讓我們看見神在掌權,反而帶來不良的副作用。

德國作家Frieder Lauxmann在【漫遊哲學花園】這本書中寫著:「我們吃東西不會讓別人替自己吸收消化,但是思想呢?愛惜自己的大腦,因而讓別人替自己思考或老是愛搭思考便車的人,這筆帳總有一天要讓他自己承擔。」政論節目上的主持人或名嘴,你真能夠信賴他們為我們來思考嗎?他們所挑的題目、對事情看法的角度、出發點,都能夠禁得起考驗嗎?我們自己又能夠不受影響嗎?你花多少時間為台灣、為總統大選來禱告,在主面前尋求?否則為何你以自己的立場來論斷你的弟兄?政論節目的用意就是要引起爭端,才會有收視率,而不是所謂的真理越辯越明,而你的收看只代表你的支持。

在歌德的觀念中,所謂的研究是指對世界的認識,也就是「在最深處凝聚整個世界」的事務。但現今的社會價值卻不會提出這種歌德式的問題,覺得讀書跟長期準備考試沒有兩樣。所以你看總統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有哪一項是針對問題核心?

浮士德說:
看哪,我們根本一無所知!

我的心為此全然燬為灰燼。

我們確實對政治的黑暗一無所知,對台灣藍綠對立緣由也不見得了解,然而我們的心不必為此燬為灰燼,因為我們可以看得見神的約櫃。雖然我們對明天的路一無所知,明天的路我們向來沒有走過,但是只要我們跟隨神、敬畏神,我們必然會知道所當走的路。

讓我們學習馬偕,打破自己,要台灣人得到主之所以得著我們的。台灣的盼望單單在於主耶穌,讓我們迫切的為台灣,為這次總統大選禱告。

 

每年三四月,音契舉辦聖樂之夜,演出古典聖樂、改編聖詩,祈望藉此讓聽眾在其中享受優美感人的詩歌。詩歌之所以動人,背後幾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但願透過作詞曲者的故事,讓你在唱聖詩時,能有更多的感恩。以下介紹轉戴《太醫聖詩解說》,感謝曾履元醫師,將他對詩歌愛好的研究,大方與我們分享並轉載。因篇幅有限,又是平面文字介紹,所以選了「耶穌恩友」、「主活著」大家耳熟能詳,可以朗朗上口的詩歌介紹;希望未來在音契樂訊或網站能繼續將其他詩歌與大家分享。

耶穌恩友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這首詩歌幾乎所有的基督徒都會唱。

Joseph Medlicott Scriven大半生是一個孤獨的人。雖然他出生在愛爾蘭一個富裕的家庭中,是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畢業生,但他卻很認真誠懇地看待自己的信仰。

在他事業順利展開,預定和相愛的人要結婚的前一晚,他的未婚妻竟遭遇意外淹死了。這是他一生中所遭遇過最重的打擊。憂傷痛苦使得他真正地經歷到主耶穌。從此他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他想要學習按照耶穌的話語和榜樣生活,而不再如以前那樣享受富裕的日子;從此他與家人朋友漸漸有了隔閡。1845年他遠離家鄉到加拿大去,想要拋開悲劇的陰影,重新出發。然而他的健康卻不允許,兩個月後不得不返回愛爾蘭休養。兩年後他接受了加拿大的一個教職,來到安大略省的Woodstock。Joseph很有學問,精通法律,寫過很多篇有水準的論文,並且也是一個作曲家,曾經寫過不少交響樂的演奏和演唱曲。在學校任教幾年後,被一個望族大戶Pengelly禮聘去當家庭教師;在那兒他認識了Pengelly家的一個親戚,二十三歲可愛的Eliza Roche小姐;倆人相愛,不久就訂了婚。然而就在結婚之前,Eliza 患了肺炎,不治而死。生命剛露出的曙光又被黑暗吞噬。再一次從甜蜜的愛情和婚姻的期盼裡被剝奪、被壓碎,他的健康更形惡化,心情也陷入極端低沉之中。不過他仍然沒有放棄對救主的信賴。

後來他搬到希望港(Port Hope)去定居,在那裡擔任一個小酪農場的經理。從那以後Joseph決心完全遵照耶穌的吩咐生活,特別是登山寶訓。他隨時會把僅有的一點財物分送給有需要的窮人,連自己的食物和身上的衣服也常常就地脫下來送給沒有食物或衣服的人。他出外時身上常背著一個鋸子和鋸木架,為的是要幫窮寡婦和沒有人照料的病人鋸些生火的木頭和做些修補的活兒。希望港的人對他都很敬重,稱呼他「好撒馬利亞人」,但大家也把他看成一個有點極端的怪人。

Joseph的試煉和痛苦使得他對主耶穌有了非常個人的親身認識;祂不但是他的救主,更是他的朋友。1857年他的媽媽患了重病,可是他沒有能力負擔船票;自從跟媽媽道別已經十多年了,但是現在卻沒有辦法回去看她。在深深的孺慕和思念中,他寫了這首詩寄給媽媽,並且禱告希望藉著這首詩提醒媽媽,耶穌是她永遠可以依靠的朋友。

這首詩原本只是寫給媽媽的,並不打算公開。但是在他最後一次生病,有一個朋友來看他,發現牆上的一張紙寫著這些動人的詩句,就問說那是誰寫的。他以一貫的謙卑態度回答說:『這是我主和我一起作的。』在朋友一再的勸說下,Joseph同意將它公開出來,這首詩被登在一個當地的小報紙〔The Port Hope Guide〕上。像奇蹟般地,有一份印著這首詩的報紙被拿來包一件送去紐約市的包裹。收件人打開包裹時一眼竟看到了這首詩,於是就把它在美國刊印出來。後來,一位德裔的美國移民Charles Converse律師見到這首詩,為它寫了一個動聽的譜子。這首詩就這樣流傳開來。

66歲那年他自己發生意外而淹死。死後希望港的居民立了一個紀念碑,上面刻著這首詩和下面一段話:「在向北四公里的Pengally墓園裡長眠著一位善人和這首傑作的作者,1857年他在希望港寫的。」

主活著 He Lives !

你曾經想過你所信的耶穌是怎樣一位神嗎?是高邈難尋、超絕人寰、神聖難親的一位神?還是活生生地就在你我左右,朝夕相伴、形影不離?如果媽媽小時候長大的那棟房子還在,當你第一次有機會踏進去的時候,心中是不是會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在這裡曾經有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她就是我媽媽!我媽媽真的在這裡有過童年的一切!」

在耶路撒冷有許多條古老的街道,如果我們按著時間往以前推:這條街上現在走動的以色列人與觀光客或朝聖者,所替代的是稍早以前的阿拉伯人;更早以前有十字軍的人馬踏過這條街道? 一批一批的古人相繼地曾經出現在這條街道上,直到有一天耶穌的腳也踏過了這條街。當我們站在耶路撒冷的古道上凝視著幾千年前的石路,想起耶穌的腳踏在這些石版上的情景時,祂在我們心中不可能再是一個故事的主角、一個想像的人物。時間將祂與你我串在一起,祂是真人。耶穌真真正正地活過了!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體認。然而只是這樣子嗎? -- 聖經上記載的耶穌的確那樣活過。真是只有這樣子嗎?

有一次,在 Alfred Henry Ackley牧師的佈道會裡有一位態度很認真的年輕的猶太學生。佈道會後 Ackley 跟他談話,請他相信耶穌。這位青年回答說:「我為什麼要敬拜一個死掉了的猶太人?」Ackley鄭重懇切地對他說:『祂活著!我告訴你,祂不是死掉了的,祂現在就在這裡活著!我可以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證明,千千萬萬人的經歷也都可以證明。』Ackley繼續向他做見證,後來這位青年相信了耶穌。這次個人談道讓Ackley對「主活著」也有了一個全新的深刻感受,他將這個感受做了一次很有說服力的講道;又因那次講道的感動寫成了這首詩歌。

在詩歌中Ackley說每天「祂與我談、祂伴我走」,每天「我見祂手施憐憫,我聞祂安慰聲,每次當我需求祂,總必答應。」 你所信的耶穌也是這樣真實的嗎?你能夠對朋友同學說「耶穌是神,祂活著,我知道,因為我天天都這樣經歷」嗎?信耶穌不是單要接受一個道理,更重要的是天天經歷祂 - 那位又真又活的神。

Ackley是賓州人,出生在 1887年1月21日。他接受過完整的音樂教育,在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學過作曲,也是一位出色的中提琴演奏家。他也還是一位長老會的牧師。一生之中他寫作過一千多首福音歌曲,1960年安息主懷。

太醫的話──聖詩故事寫作緣起

對詩歌的背景發生興趣是從高二開始。有一次團契聚會介紹詩歌故事讓我很受感動,對詩歌產生了一種從沒有過的感覺,從此就喜歡上詩歌的故事。

一直到六七年前,在台灣的書房能找到關於詩歌典故的書只有兩本,而且可能因為都是很早以前所寫的,讀起來覺得缺少想要找尋的感動,常常為此覺得遺憾。幾年以前,我買到了幾本英文的著作,在那裡面有許多寫得很好的故事。另外在網路上這方面的資料也越來越豐富。這讓我想起當年聽詩歌故事時的感動和享受。這些深深感動我的詩歌和它們背後的故事,是我個人信仰裡面的一樣瑰寶,很希望能跟人分享。這就是我想要寫聖詩故事的原因。

編寫這些故事我所用的資料主要的是來自: Amos R. Wells: Treasury of Hymn Stories,
Kenneth W. Osbeck: 101 Hymn Stories,
Kenneth W. Osbeck: 101 More Hymn Stories,
Kenneth W. Osbeck: Amazing Grace, Great Hymn Stories,
王神蔭:聖詩典考,
聖詩史話(浸信會出版社)

有的時候故事中重點或細節,書上交代得不很清楚,甚至有的地方看起來好像有疑問,這時網路上常常有很棒的資料來做補充或者澄清。在資料的選取方面,我並不打算、也沒有能力像網路上一些極熱心的人士那樣,拿治史的功夫和精神來從事。我只求故事有充分的真實與感動,而不要求巨細靡遺。

希望我所寫的還能夠表達出當事者感動人的經歷,也希望它們能符合大家的喜好。同時我還希望能遇到同樣愛好這些詩歌和故事的人一起來合作。

p.s.「太醫」其實不是筆名,是1999年在校園團契的北高福開會禮拜,介紹工作人員時司儀想出來的稱呼,因為當時剛好流行看「還珠格格」。以後校園團契從上到下都一直這麼叫。

 

音契三大使命---福音使命、文化使命、教會音樂使命,自創團以來,就屬「教會音樂使命」交白卷。2003年下半年,音契另闢「聖樂學苑」,由我負責設計規劃,針對教會音樂事工展開各種訓練課程。

基督徒的一生,是一場思考戰爭。對於學音樂的基督徒而言,當今最大的戰場,是在教會內。流行音樂過去二十多年來,已經成為教會音樂的主流,敬拜團取代詩班,莊嚴、震撼的宏偉神劇與聖樂已經被視為歷史,不符合現代教會的潮流。以前的詩班班員,拿起創世記、以利亞、彌賽亞等神劇歌譜立即可唱,今天的敬拜團團員連簡譜都不會看。牧師力邀敬拜團主唱進駐教會,卻對學音樂的聖樂事奉者說:「我不留你了。」傳道人與我爭辯:「在教會裡面,我們只能唱簡單的歌,如果唱難一點,那會傷到外面的人。他們什麼都不會。」一位名牧師說:「別再浪費時間訓練詩班了!花那麼久的時間只能獻一首歌,不如全教會大家一起唱不必練的歌!」

對我而言,未來最大的挑戰,是重建基督徒對聖樂的價值觀。二十年了,速食文化進入教會,讓教會音樂幾乎一片荒蕪。有人認為聖樂屬於過去的歷史,但歷史並非與你我無關,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基督徒要記得:我們正在撰寫歷史。只看現在,我們將在歷史中無足輕重;拆毀傳統,我們沒有東西可以留給下一代。透過聖樂,我們最能看見的是上帝的榮耀。當我們越認識上帝的榮耀,越能發掘聖樂中的寶藏。我非常羨慕古聖先賢,他們真的認識上帝,所以能寫出超越歷史、穿梭時空的不朽音樂。超越時空,正是上帝的屬性,是我們的信仰。

2008年,音契聖樂學苑的主要事工是與華僑廣播中心、遠東廣播中心合作,錄製聖樂節目。這兩個基督教廣播機構針對海外華人與中國大陸製播培訓課程,與音契有共同的使命。但願音契聖樂學苑能對當代的教會發揮影響力,引導基督徒更認識上帝。

 


 
 
 
       

2008古典聖樂之夜

指揮/金希文、林舉嫻
大提琴:孫小媚 女高音:羅明芳、黃絢雯

4/12 懷恩堂(六)19:30
新生南路三段90號|02-2362-5321

4/13 台北神召會(日)19:30
民權西路53號3樓|02-2595-4477

音樂會 免費索票入場 索票請洽:
*浸信會懷恩堂|新生南路三段90號-02-2362-5321
*台北神召會藝文廣場|民權西路53號B1 - 02-2585-0866
*中國主日學書房|中山北路二段93巷24號- 02-2571-1144
*校園書房|羅斯福路四段22號-02-2365-3665
*浸文書坊|懷寧街47號-02-2311-7240
*靈糧書房和平店|和平東路二段38號-02-2363-2147
*靈糧書房士林店|承德路四段170-1號-02-2883-8827

 

捐贈戶名: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郵局劃撥帳號:19577978
銀行帳號:140-150-199345
(第一商業銀行 圓山分行)
出版者/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
    音契合唱管絃樂團
發行人/潘 冀   總 編/音契行政中心
美編/音契行政中心 電子報/音契行政中心

...............【
欲取消訂閱本報者請來信】...............